新冠疫情对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分析
来源:资产界 | 作者:臻儒在线 | 发布时间:2020-03-23 | 3272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诸多行业带来意外冲击,但医疗健康业的逆势而上无疑成为此次疫情的亮点。结合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计划以及总理提出的“将医疗健康行业建设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我们认为,国内医疗大健康产业中长期发展前景仍较为可期。

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下的主要分支医疗保健业、医药制造业、医疗服务业均保持稳健增长。具体而言:
(1)医疗保健业短期内将利好防护用品和医疗耗材、高精尖生物技术和生命医疗及高端设备;
(2)疫情会短期内刺激医药制造业中与疫情相关的产品需求,长期看好创新药与中医药产业;
(3)医疗服务业短期内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中长期保持乐观,尤其是此次疫情会促进科技在医疗产业中的运用,互联网医疗或将迎来革命性发展。

【正文】

截止到2020年2月17日9时,全国范围内共有约7.06万人确诊新冠肺炎,其中湖北地区约5.8万例,占比约82%,全国疑似病例约7264例,死亡病例1772例,治愈病例10853例。从趋势上看,虽然近一周每日确诊人数已经有所减少(排除湖北省将临床病例统计为确诊病例导致的变化),但确诊人数仍处于净增加趋势中,拐点渐进但尚未明确;从数量上看,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已经较大,这加大了疫情防治的难度,伴随着全国复工高峰期的来临,预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待观察。

2003年的非典疫情,促成了电商集团淘宝与京东的崛起,可见疫情对经济和产业有些影响是短期的,而有些影响因为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和商业模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此次疫情刷新人们对医疗健康产业的认识,结合中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中重要内容和总理2017年强调的“将医疗健康行业建设成国家支柱性产业”,我们认为医疗健康产业受此次疫情影响长期将会迎来大发展。

一、医疗健康行业现状分析

鉴于医疗健康行业涵盖领域较广,如下拟将该行业细分为医疗保健业、医药制造业、医疗服务业等三个细分领域展开分析。

一)经营概况:行业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发展较快,仍属成长行业

1、医疗保健业:主营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

医疗保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医疗保健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医疗保健业一直保持快于GDP的增长。医疗需求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人口增加,另一方面来自于医疗升级需求带来的人均消费的提高。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预计医疗升级的需求会持续上升。不过,近年来医疗保健业主营收入增速逐渐放缓,但仍高于GDP增速。

2、医药制造业:近年工业总产值、营收、利润等的规模持续递增

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末,分别达到35699亿元、29826亿元、3520亿元。纵观近二十来我国医药业的增速,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增速均于2007年达到顶峰,同比增长分别为25.82%、26.13%、54.86%,此后增速换挡,2015年分别降至11.30%、9.00%、12.30%。2016年,医药业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增速下行势头逆转,同比增长于2017年分别达到12.2%和16.6%。2016年后,我国医药制造业增速重回良好态势,主要是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创新技术的发展,今后二孩出生潮的来临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峻,预计医药的需求仍将持续上升。

3、医疗服务业:医疗卫生机构平稳增长

目前,我国仍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且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形式,我国的医疗机构数量和医院数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18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从10.3万个发展到99.7万个,增长了8.7倍,其中医院数量从2000年的1.6万个增长到2018年的3.3万个,增加了1倍多。

(二)区域分布:东中西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各大经济圈

我国长期处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格局,医疗保健业、医药制造业、医疗服务业结构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广东省拥有最多的医疗保健业上市公司,达到31个,其次是上海、江苏、浙江,均达到16个,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聚集的医疗保健业上市公司达到半壁江山。浙江省拥有最多的医疗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达到47个,其次是江苏(35个)、广东(34个)。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分布在环渤海经济区,河北省的数量最多,达到8.5万个,其次是四川、山东、河南。

二、疫情对医疗健康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行业维度:主要细分行业的受影响情况

1、医疗保健业:短期受利好刺激、中期可能有需求短暂回落风险、长期仍偏乐观

医疗保健业包括家用医疗保健产品、医用耗材等。SARS爆发阶段,医疗保健业的营业收入受到很大影响,2003年出现小高峰,达到292.6亿元,同比增长31.7%。但在之后的2004和2005年,营业收入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降,增速分别为12.5%和7.1%,2005年之后恢复高速的增长率。而家用医疗保健产品和医用耗材在2003年整体表现也都优于大盘,在2004年和2005年的表现却远差于大盘。结合来看,预计本次影响分析如下:

(1)短期刺激防护用品和医疗耗材,中期需关注隐忧

由于疫情期间对防护用品及医疗耗材的严重紧缺,导致诸多相关企业在春节期间并未休息以增加产量。同时,受此次疫情影响,人们对日常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杀制品产生强烈依赖性,出现“一罩难求”的局面,我们认为疫情过后此种需求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包括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及家庭储备。但比照历史,未来1-2年内,需求有明显下滑的可能,相关中小企业的中期隐忧应注意防范,例如当前各地不少企业持续加码口罩生产,随着后续疫情消散,该方面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小企业倒闭情况,口罩生产机器、体温计、防护服、消毒液等亦然,这些领域的企业建议侧重短期金融抗疫支持。因此,短期内需求的激增及金融扶持政策的帮扶将利好相关企业,中长期来看应持续跟进疫情后期相关政策的变化,同时应留意与疫情相关的中小型企业是否有因货品短缺使得企业在加班的人工、原料等方面加大投入导致其盈利状况并未达预期的情况。

(2)利好生命医疗产业及高端医疗设备需求

此次疫情防控暴露出ICU病房、高端医疗设备不足的问题。中国医学会显示目前国内ICU床位/总床位为5%-6%,发达国家达到15%,美国18%,国内普及率偏低,单间隔离ICU也较少,中长期需求仍将扩大。疫情关键时刻救命的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体外膜肺氧合,即俗称的人工心肺机)全国存量约只有400台左右,疫情当前,ECMO捉襟见肘。此外,生命生物技术市场国内需求也十分广阔。伴随国内人口老龄化演进趋势,并结合领导人强调的“健康中国2030”来看,我们仍长期看好医疗保健业发展,医养结合的相关产业/头部企业等值得持续关注。

2、医药制造业:疫情相关产品短期受需求影响迎来利好,长期看好创新药和中药

2003年SARS爆发期间,医药制造业的主营收入有所增加,2003相较于2002年有20.6%的增幅;相关子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利好创新药及其相关产业链

短期来看,疫情可能对创新药产业带来两点潜在影响:
(1)对部分产品的终端销售有些许影响,但肿瘤等强刚需药品影响较为有限;
(2)部分新药的临床实验可能短期会受疫情影响,但预计影响较为有限,不改产业长期向好发展趋势。

但疫情过后会更加重视新药和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疫情将推进临床研究(CRO)及医药领域定制研发生产(CDMO)行业。CDMO整体景气度仍然持续,疫情属于阶段性影响,行业驱动力不变。中美制药行业在应对此次新冠疫情时表现出差距,如美国凭借其雄厚的新药储备迅速拿出多种新药和疫苗开发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法,如吉利德的瑞德西韦便被寄予厚望。中国制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自2015年来加大创新药投入,这次疫情爆发后迅速采用mRNA等新技术开发使用疫苗和检测试剂盒。但新药研发储备和覆盖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未来国家会更加鼓励新药创新。长期来看利好创新药及其相关产业链,但该领域收益虽高,风险也较大,建议重点关注经营稳健、研发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龙头企业,通过这次疫情,预计资源也会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从2010年开始,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市场表现远远好于大盘,截至2019年末,生物制药行业的滚动市盈率达到54倍。而在国际市场上,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链的成熟,也得到了全球头部药企的青睐。从2017年主要研发公司地理分布来看,呈现出向东迁移态势,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新药研发国。在创新方面,虽然美国仍稳居第一位,贡献占全球一半左右,但中国已和日、英、德等居于第二梯队,医药创新全球贡献上升到4%-8%。

由于医药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医药行业有望保持持续的增长,预计2030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0亿元,中长期医药制造业仍具发展潜力。

(2)利好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0年2月,钟南山团队研制出新冠肺炎预防凉茶中药处方“肺炎一号方”,该处方已在4个省份进行试点,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近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发布了《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中推荐使用中药协定方的通知》,要求对在院确诊和疑似病人轻症和普通症患者都服用中药。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发布了各自的中医药防治方案,除湖北省外,其他省市中医和中西结合救治了一万多患者,占确诊病患的80%以上,其中已有一千多位患者治愈出院。

在疫情期间,莲花清瘟、双黄连口服液成为网络热搜,频频出现断货现象。受这些消息刺激,中药行业广受资本追捧,公司股价一路飙升。从中长期来看,过去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且从2015年开始,国家集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展。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3)持续利好基因检测、疫苗研发等相关产业链发展

新冠病毒爆发后,PCR试剂盒(基因监测)第一时间开发出来,此次疫情将极大推动各级卫生机构PCR监测的普及,未来大众对于基因检测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也有望持续提高。此外,疫情爆发无疑将继续刺激疫苗研发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受疫情影响,部分疫苗的接种预计延后,但疫情结束后疫苗将迎来集中补种,因此全年来看相关企业业绩受影响较小。同时,此次疫情对于居民的健康意识提升,对疫苗的认知度有望大幅提升,中长期来看有利于提升非规划疫苗的接种率。从我国目前疫苗的消费品种结构和全球十大疫苗品种看,我们大品种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未来我国疫苗行业将以品种取胜,拥有潜力品种的企业有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且未来监管趋严,质量标准进一步提升,行业整合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相关领域国企和民企龙头有望在竞争中胜出,比较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4)持续利好医药电商和医药物流行业发展

受疫情及隔离要求影响,在医药购买环节,鉴于对医药电商好感及信任度的建立,未来一些常规药,消费者会更加倾向于从叮当快药、京东医药,甚至是美团、饿了么平台购买。因此,我们认为医药电商020平台将迎来一场爆发,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还会衍生出大量独具区域特色的O2O平台值得重点关注。此外,医药相关物流(冷链物流)也将获持续发展。

3、医疗服务业:短期受疫情影响较大,中长期持续乐观

许多人曾经认为03年的SARS危机触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已足以让我们自如地应对传染病危机,但此次疫情再次提醒我们,中国必须像对待未来战争和国防安全一样,重视突发传染性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此次疫情是对全国大众的一场卫生健康普及教育,同时,疫情也将促使政府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发生和蔓延将是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规划、布局医疗健康行业的首要考量。政府也会加大对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总体而言,在整体医疗健康产业形势趋好的大势下,医疗服务业依旧具有较大可为空间。同时,线上问诊等互联网医疗产业逆势而上,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将成为未来医疗服务业中的亮点。

(1)奠定公立医院的绝对基石地位,短期内利空民营医疗机构

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国家设定疫情救治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治疗也被纳入医保,但只有在定点医院进行治疗,确诊患者救治费用个人自付部分才会得到财政全额补助,而这些定点医院均为公立医院,在医疗物资的配置上,国家也优先考虑公立医院。相较而言,民营医院一方面由于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设备短缺,无法开工;另一方面,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民众自身的恐慌,使得患者也不会轻易去民营医疗机构就医。这些都使得民营医院经营陷入困局,但中长期来看,医疗服务业发展逻辑不会改变,这些民营医院也终究会度过寒冬,恢复增长。因此,对于银行的民营医疗机构的业务短期建议侧重关注现金流,中长期风险预计相对可控;此外,对于三甲公立医院等相关领域的市政业务预计仍具安全垫。

(2)未来5G、AI、机器人、信息科技技术等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将更加普遍

此次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大量使用5G技术和远程医疗技术;依托中国联通5G网络和5G live超高清视频直播平台,实现了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现场的24小时不间断5G高清直播。华为联手中国电信在12小时之内完成了武汉火神山医院首个“远程会诊平台”的网络铺设和设备调试。其中,华为捐赠的一体化高清视频会议终端TE20视频会议设备和管理平台(华为MCU及华为视讯业务管理平台SMC),即便在512K宽带的极限网络环境下,也能保持远程医疗畅通进行。目前火神山医院也已采购配备有移动摄像头的医用推车,可进病房近距离拍摄病患情况,下一步推车拍摄的画面也可引入远程会诊系统。

此外,各类医疗机器人有避免医护感染、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的优势。相关科技公司也早有布局,如科大讯飞开发人工语音产品智能外呼和在线客服等疫情防控机器人,联想科技和阿里巴巴达摩院开发新型冠状病毒AI阅片软件等。预计,未来AI、5G、机器人等在医疗行业应用的空间巨大。相关领域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含科创板等上市企业)值得积极关注,通过部分科创金融、投贷联动等方面的金融产品服务积极寻求合作。

(3)互联网医疗或将迎来革命性发展

在此次疫情期间多加平台型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展义诊,如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京东健康等;另外,许多公立医院也在此次疫情期间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移动APP或相关平台进行线上义诊;帮助用户筛选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缓解线下就诊压力,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也节省了资源。而且,整个医疗过程能够实现闭环。比如阿里健康,通过淘宝APP“买药不出门”服务,线上问诊后,在线医生开方,药品直接配送到家。

卫健委在此次疫情中多次公开支持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2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规范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结合此次疫情,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在以下四点:

1.可快速增加医疗资源的供给。此次疫情以湖北武汉最为严重,外地援助医生到达现场需要一定时间,同时也需要配套的医疗场地和设备,提供网上咨询可以快速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缓解武汉各家医院的紧张局面;

2.可有效分级诊疗。冬季流感高发,普通感冒或流感患者通过互联网医疗可助其了解自身情况,病情严重者再去线下医院,明显提高医疗效率;

3.可避免交叉感染。此次新冠疫情导致医院病患众多,人流量巨大,线上医疗可以避免患者交叉感染;

4.可减少患者恐慌。尽管网上信息资源丰富,但患者自己辨别信息的能力较差,线上诊疗以医院和医生的身份对患者进行防控知识普及,可以有效消除群众恐慌情绪。

对于在线问诊平台,一月份各平台的访问及问诊数量增加(截止2月3日统计结果,2020年1月支付宝、春雨医生、微医在线问诊服务超过400万,较2019上半年月均活跃量65.6万人增加约5倍,其中大部分访问量来自湖北地区)。再加上2019年6月国家明确规定互联网医疗可以纳入医保支付,中长期看,在线问诊平台发展逻辑不会改变。

综合来看,虽然此次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线下业务造成一定冲击,但我们认为线上医疗等互联网医疗产业或将迎来爆发。2003年的非典促成了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崛起,2020年的新冠肺炎也必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催化剂。

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近年来扩张迅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我国医疗健康的在线咨询数量从2012年的29.8百万次上升至2016年的148.4百万次,年均复合增长率49.4%;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包括在线咨询、健康管理、药品B2C服务、在线广告、保险合作以及患者引导)从2012年的30亿增长到2016年的109亿,年均复合增长率38.7%。国家层面政策也愈加清晰,带动互联网医疗有序发展。

(二)企业维度:短期盈利及偿债能力承压,相关板块企业或迎新一轮投资潮

1、短期医疗健康领域企业的盈利和短期偿债能力承压

新冠疫情爆发期间,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用物资相关企业的生产,但医疗健康领域的其他企业或将遇到营收、现金流等方面的重创,部分企业进入生产经营难的困境。随着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延迟复工、集中观察等防控措施,大部分行业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但由于医疗健康领域的特殊性,此行业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数据等具有强依赖性,难以在远程办公期间达到预期成效。此外,医疗健康行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很强时效性,产品的更新换代很快,新研制的产品难以进行后续的跟进研究并投入生产,老产品由于物流管控等原因,也难以到达消费者手中。企业前期投入的大量研发基金,难以收回,恐出现现金流问题。目前,除湖北部分地区外,新冠病毒每日的确诊人数已达峰值,正处下降阶段。国家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度过寒冬,预计经济很快会回归基本面和中长期趋势上,建议关注疫情对相关企业的短暂影响。

2、医疗健康板块或引来投资热潮

疫情影响下,医药板块持续走强,口罩、生物疫苗、诊断试剂、抗病毒药物、医药商业流通股等概念依旧火热。在国家大力支持、港股以及科创板对生物医药企业降低上市门槛的大背景下,未来一两年我国医疗健康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投资潮。

近年来,国家以及各省市相继支持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例如,2018年,山东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医养健康产业母基金扶持重点项目。福建省要求省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互联网经济子基金优先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2020年1月,广州市通过了《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真金白银”扶持生物医药企业,最高支持1.5亿元。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500亿元,共有9个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获批上市。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近4000亿元。

综上,疫情将让人们转变观念,促使医疗健康行业更好发展。随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刚性医疗健康将会被多层次需要,潜藏着众多发展良机和市场高回报潜力。

(三)政策维度:国家及地方政策频出,支持疫情相关企业扩产

自疫情发生以来,口罩、防护服等急需必需的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出现严重短缺,央行、银保监会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单位及金融机构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需求,全力做好治疗药物、疫苗研发等卫生医疗重点领域,以及重要物资生产、运输物流等相关企业的融资支持。同时应用足用好中央政策,专设机制、充分授权、主动对接,提供优惠利率和优质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恢复产能并扩大生产。短期内我们认为相关产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因产量激增和政策扶持迎来利好,但中长期还应关注疫情期间的扩产和长期资产投入能否应对疫情过后的市场变化。

小结:

综上,我们认为医疗健康产业不论是在此次疫情刺激下、在国家战略及政策支持下、在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势头下,还是在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的国情下,长期向好的逻辑不会改变。建议应加大对全国性乃至区域性医疗健康头部企业的中长期支持,同时也应增加对新兴互联网和科技相关企业进军医疗健康产业的关注,积极布局互联网医疗相关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