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医疗器械行业的危与机
来源:器械之家 | 作者:臻儒在线 | 发布时间:2020-02-14 | 3092 次浏览 | 分享到:
此次病毒肺炎很快被确定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由于是新型RNA病毒,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继而在前期确诊治疗中引起不小的恐慌。1月20日,专家建议尽量少出门,减少病毒感染;增加防护,出门戴口罩,一夜之间各大电商平台,线下药店中的医用口罩被卖断货;在1月31日,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又引发一次盲目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的热潮,导致该药品断货断供。此次疫情突发导致人们担心甚至是恐惧源于信息来源激增放大了疫情的严重性,政府也未能及时有效的把控公共卫生风险预测等,还有就是人们的盲目跟从。

对于医疗器械行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销售、经营
在疫情爆发前期直至今日,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一线所需的一次性用品供不应求,多家诊断收治医院的医护人员防护用品告急,向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求助,由于疫情出现在春节假日期间,防护型产品企业基本上已在假日期间停产,商家和企业能提供销售的产品大多都是库存,即使多家企业在春节期间召回大量员工进行加班生产,用于疫情防护,但毕竟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总需求数量无法估计。又遇上春节多家快递公司暂停服务,物流受阻,防护用品的及时收发货时间再添难题,给产品的销售雪上加霜。社会各界人士响应号召,积极捐赠需求物品,与一线医护人员共度难关。多家快递公司开启绿色通道,优先将货品发往湖北省重灾城市。

其他省市的医用口罩等也陆续告急,持续断货,为了减少疫情的蔓延,政府部门积极调控,出台多项措施,如呼吁待在家里,减少聚会等防止疫情蔓延;出台文件,禁止哄抬物价,保障民生需求等;关闭聚集性场所,停止营业,防止病毒扩散。

由于疫情影响,春节后的返工日期一再延长,企业的年后经营计划被打乱。生产和经营停滞,收入和资金的流动中断,企业将承受厂房租金、员工工资、企业贷款利息等经济压力和风险,而且产业中的上下游产业链可能也会受到波及,引发局部危机,使得医疗器械企业叫苦不迭。

由于疫情爆发突然,很多商家口罩断货,多个商家和药店出现哄抬产品价格现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新冠肺炎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自2月1日发布起开始实施。



市场上也出现不少的假冒伪劣产品,企图蒙混过关,流向市场,给民众带来极大危害,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查处多起案件。

1月30日,据人民日报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沪苏赣等地公安机关侦破制售假冒伪劣口罩案件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名,现场查扣假冒伪劣口罩38万余只;全国共查处扰乱社会秩序类案件377起,干扰疫情防控类案件83起;共破获非法猎捕珍贵野生动物、非法狩猎等刑事案件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

2月1日,据新京报报道:北京警方赴太原侦办一起重大销售伪劣3M品牌口罩案件,该案涉及的伪劣口罩销往京津冀三地,数量巨大。随后,太原警方协助北京警方先后抓获2名嫌疑人李某章、罗某毅。经查,2人赴山东购买假冒3M品牌口罩58万只价值600余万元。


多地查处多起伪劣产品案件,奉劝不法分子妄发国难财,别给疫情防控增添社会压力,早日改邪归正,否则终将迎来正义的审判。

出口影响
自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广泛关注此次中国疫情,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充分肯定了中国的防控措施和防控力度,随着疫情的程度加大,确诊病例扩散至多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1月31日凌晨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不建议对中国采取旅行和贸易限制,但对于检测机构的出口业务来说,疫情和PHEIC的双重影响下将至少带来一季度的业务影响,承受较大的冲击。

国内的多个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展会等也遭受波及,据了解,截止2月2日,多个展会、学术会议也发布延期通知。

说了疫情带来的恐慌和负面影响,接下来谈谈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机遇。

IVD产业
长久以来,医药产业中医疗器械重视程度低于药品,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在诊断治疗当中,我们缺的不仅仅是治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品,更缺的是能够快速诊断的试剂和仪器。如果能快速诊断疑似感染患者,确诊患者将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减少死亡风险,也会让医院的发热门诊部门减轻看诊压力。

自1月10日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被首次破译并对外公布以来,国内众多体外诊断试剂企业争分夺秒,迅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发工作,截止到2月3日,已有8个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产品获批,包括7个试剂盒及一个分析软件,国家药监局也开启了特事特办、快速审批的绿色通道,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产品上市缩短了时间,以下是来自官方的产品注册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有80家IVD企业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区域。目前获批检测方法多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目前只有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测序方法,测序方法的检测结果能够更为准确的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对仪器的要求高,速度也相对较慢,不适合大批量筛查。所以中科大的罗绍锋教授认为:如果在检测方法上有革命性的突破,或者大幅缩短检测时间、简化检测步骤、降低检测成本,还值得探索。

如果IVD企业纷纷投身到试剂盒的研发当中,会衍生出资源重复投入的问题,有的企业也推出了基于试纸条和数字PCR方法的试剂盒,也有基于等温扩增方法的试剂盒成功研发,但目前尚无产品上市。

人工智能的应用
近几日,网络热议的武汉红十字基金会15天没理清的紧急物资,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小时内完成物资的入库和分发,其实九州通医药物流公司应用自主研发的九州云仓管理软件对物资进行货位库存管理,入库时将药品信息数量输入到九州云仓系统中,出库也利用九州云仓系统中进行出库单开具并打印出库拣货单,这样完全可以做到物资数量准确性,以及物资来源和去向的可溯源查询。

其实如若通过人工智能,建立数据库和模型,利用软件也能快速对物资进行快速分拣和分类。利用每家医院对紧急物资的所需数量的上报数,通过互联网填报数据汇总,导入数据库中,可以按照各个医院的需求量不同合理分配,更能及时出库送达。

据悉,推想科技于1月31日正式首发了一款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AI系统,该肺炎AI特别版装备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AI模型,将帮助进行肺炎感染筛查和疫情监测。影像科医生+AI能够快速响应并给出诊断报告,排查筛选“高度疑似肺炎患者”,减少排队时间和诊断时的交叉感染风险;CT+AI,可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地点辨别感染者,为快速隔离、诊断、治疗争取时间,同时可快速、直接对无症状感染者和早期患者进行排查鉴别。(信息内容来源:推想科技)



AI技术的引进能够有效缓解疫情中出现严重负荷的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医生的工作量。AI医疗器械也是近两年来最为热点的领域,适合中国医疗资源地域不均衡的现状,能够解决中西部地区病理、影像科医生短缺等问题。

医疗机器人的应用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也引领热潮,近日,两台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北京首钢医院亮相,其中一台为智能服务机器人,能够为就诊患者就诊科室、挂号位置、化验时间等问题直接进行解答。另一台则可根据医院需求安排进行化验单递送、药物传递等工作,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减少医务人员感染可能。

有新闻报道,美国首例新型肺炎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机器人进行治疗,放置在患者的隔离病房内的机器人拟配有摄像头、麦克风和听诊器,而主治医生乔治·迪亚兹就坐在病房外通过操作机器人对其进行诊断治疗,迪亚兹标识,这是医院为了降低病毒传染风险而采取的众多方式之一。日前该名确诊患者“状况令人满意”。



由此可见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颇为广泛,机器人的有效利用能够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接触感染的可能,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随着5G时代的到来,也会给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带来巨大的发展。

最后,小编认为,这次疫情给我们医械行业所带来的危机和机遇是并存的,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的发展计划被打乱,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疫情的扶持措施,比如说央行提供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要求获得再贷款资金的银行向应对疫情的重要医用、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一些城市地区开启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研发、相关治疗药物研发、防疫类医疗用品研发的专项扶持资金。所以面对疫情,我们医械企业的从事人员不应感到恐慌,在政府部门的扶持帮助下,我们应该化危机为机遇。其实不难看到,此次疫情充分说明了医疗器械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械行业的发展规模会越来越大。